临近春节,北漂们要回家乡,一对小夫妻将他们的小犬寄养在小区的宠物店里,小犬被放入三层笼子的中间一层,眼巴巴地看着小夫妻俩,一声不吭。这时笼子的门还没关上,小夫妻很难受,但也不知所措,男孩握住它的一只前爪,只是连声说:“坚强些坚强些坚强些……”
这是我那年看到的一幕,后来如何我不知道,不知道他们和小犬是如何艰难分开的。
宠物是什么?在小夫妻眼里,它似乎像自己的孩子,他们养它、爱它、和它说话。没养过宠物的人可能很难理解,而开宠物店的这两个小姑娘很懂这些,所以她们的店开了五六年,越来越火。
小区里外有很多商业铺面,陆陆续续也有人开过宠物店,但大部分没干多久就关了。我觉得其原因一是位置不好,二是店主不懂宠物。
饭馆小超市等一定要开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,小区外的公交车站边基本全是吃的生意,生意都好得很。当然有些店也是换了好几家做不下去,最后这家才立住的。到底什么原因不得而知,恐怕市场就是这样,虽然也都是做吃的,为什么你也做不成,我也做不成,就他做成了,可能只有人家懂经营之道。
除了这些饮食生意,靠近公交车站的底商还有一家7-11小超市,日夜开门;路边还有一个报刊亭。我曾经听一个做报刊批发的人说,报刊亭只能开在3个地方:车站、商场和学校旁边。传说北京销售额最大的报刊亭就位于复兴门地铁百盛商场那个出口,它占了车站和商场两大因素,而且复兴门地铁是1号线和2号线换乘的地方,百盛又是个大商场,人流量逆天高。原来许多做报刊销售的人都来过这个报刊亭朝拜。当然,现在报刊年年走下坡路,很多报刊亭都惨淡经营或直接关了。我们小区这个靠近公交车站的报刊亭也转手了两次,眼看着老板脸色越来越不好,估计只能靠着饮料电话卡之类的苟延残喘。以前是不允许卖这些的,现在上面也睁眼闭眼了。
而宠物店不需要开在这些人流量最大的地方,但太偏了也不行,要开在小区的中间位置。曾有个宠物店开在小区靠外的底商和药店美容店在一起,只是它的门朝小区里面开,很快就歇业了。在旁边的小区我也观察到,两个开在小区外面的宠物店也就一两年光景就撑不下去,改换了门庭,分别改做艾灸拔火罐和洗脚按摩了。